肖飞出轨丑闻引发“协和4+4”危机 三甲医院医生:临床医学需跨学科人才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5-05-07 4 0

【资料来源于新华网、浙江宣传、国家卫健委、极目新闻、新京报、第一财经等】

“睡遍胸外科医生”荒诞宣言、手术台上40分钟离奇缺席……一桩出轨丑闻将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医生肖飞与协和医学院董袭莹推上风口浪尖。不仅刺痛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更让协和“4+4”医学培养模式陷入前所未有的争议漩涡。

4月27日晚,中日友好医院通报称对肖飞予以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随着舆论进一步发酵,5月1日,国家卫健委表态已成立调查组,对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关机构等进行认真调查核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协和医院回应“4+4”争议

浙江省委宣传部追问:莫让“4+4”沦为一笔糊涂账

肖飞出轨丑闻引发“协和4+4”危机 三甲医院医生:临床医学需跨学科人才

众所周知,此次舆论的焦点不在于肖飞的私德问题,大家重点关注的是事件当事人之一董袭莹,因为涉及到医疗安全和医学生培养公平等,同时其背景和经历也太“魔幻”。她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女子学院读经济学,回国后转为学医,2019年,通过选拔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项目。而医学博士生的正常学制是“5+3+4”,即五年医学本科、三年医学硕士和五年医学博士。试点班的学生可在无医学本科的背景下,花“4+4”年的时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董袭莹毕业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之后进入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规培学习。

对于这些质疑,4月29日,媒体新京报记者联系北京协和医学院相关部门,对方称未经上级管理部门允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

5月1日,国家卫健委表态调查。5月2日,另一个重量级官方“下场”追问,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浙江宣传”发表文章《莫让“4+4”沦为一笔糊涂账》,指出这场争论既聚焦教育培养模式的公平性,也牵动着公众对医疗体系信任度的敏感神经。如何平衡创新与公平,既不让改革因争议止步,也不让投机取巧者寒了莘莘学子的心,是这场讨论留给我们的核心课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可能存在的“特权游戏”不可不察。只有将能钻的缝隙在制度层面越收越紧,公平正义的阳光才会越来越亮。

展开全文

外科医生眼中“4+4”模式

临床医学也很需要经济学、哲学或设计等跨学科人才

肖飞和董袭莹事件已过去近3个星期,但舆论一直在发酵,关注的焦点无非还是医疗安全等,大家也在等国家卫健委的一个调查结果。

5月5日,央媒新华网刊发文章《一位外科医生眼中的“4+4”培养模式》,受访对象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涂玉亮。其表示从设计的出发点来说,“4+4”是好事。国内医学上的创新不多,跨学科思维的人才极缺,如果能从其它学科的人才中引进对医学有发自内心爱好的人才,那数年以后医学中的创新可能会有“大爆发”。

说到医学,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下医学的范畴。医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有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医学经济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医学。不同的医学领域有不同的需求。有更多医学领域需要跨学科人才,比如医学工程。如果能有医学加计算机或物理或材料学的人才,可能会形成更多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创新;如果有医学加化学或生物或材料学的人才,可能他们能在生物医学或药物学领域大放异彩;如果有医学加经济学或哲学的人才,可能我们会在卫生管理、医疗保险等领域做得更好;至于医学加设计的人才,也会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可能。

但是,有一个医学领域是不一样的,那就是临床医学。其实,临床医学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门经验科学。不是临床医学不需要跨学科人才,相反,临床医学也很需要跨学科人才,这样就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更多的创新。但在选拔和培养上,“4+4”不能急于求成。

肖飞出轨丑闻引发“协和4+4”危机 三甲医院医生:临床医学需跨学科人才

新华网报道截图

另据此前报道,一位了解国内医学生培养模式的专家对媒体第一财经记者表示:“‘4+4’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在这次事件中被公众误读了。”引发舆论的是网上有消息将规培生与“特培生”等同起来,称一些医院在招聘医生时,把相当比例的名额留给“特殊培养”的“4+4”学生,有失公平。

一位大型三甲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她的女儿现在读高中,目标是向复旦医学院八年制努力,因此对这次引发的“4+4”模式争议特别敏感。

“归根结底,很多医学生未来都是想奔着头部三甲医院去的,而头部的资源凤毛麟角,‘4+4’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快车道。”上述医生表示,这种模式应该沿着正途发展,避免沦为“特权”的工具。

一位顶级医学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国内‘4+4’模式的初衷就是为培养学科领袖而设立的。当时设计的方案是通过严格的考试筛选,培养学术带头人。”

4月29日下午,知名医生许超在个人微博就此事发文:通过4+4拿到博士学位的医生,很可能根本不需要去临床一线做手术。这些人的履历,应该都很出色。博士毕业后基本上用不了几年就可以评副高了,这段时间把课题拿一拿、文章发一发、新闻上一上,金边儿镶好了,然后往医务处、科研处这些部门一提,弄个行政岗一待,后面就是人情世故了。真让他们做手术,估计他们也不敢。

5月4日,知名大V胡锡进则表示,肖飞和董小姐的婚外情把协和医学院“4+4”学制推到公众质疑的风口浪尖。“4+4”是从美国学来的,我相信最初将它引入到协和医学院来,获得批准,推动这个过程的动机应当是善意的。但是中国的社会现实会把一个“有灵活性”的政策搞歪,变成“特权”和人情的后门,挖公平正义的墙脚,这个风险非常真实,并且在董小姐身上涉嫌严重发生了。

肖飞出轨丑闻引发“协和4+4”危机 三甲医院医生:临床医学需跨学科人才

围绕“4+4”的这次公众舆论引爆,决非偶然。它提出的警示是:我们的社会在施行每一项改革时,对公平的考量和保障都须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上。

评论